以往農曆過年公司都會製作小短片,幾乎都以過年本身、當年生肖為主題,氣氛也較為歡樂,而今年因為疫情,台灣的移工們無法與家人團聚,團隊進而探討是否能透過過年的主題,進而讓大家關注這個一直被忽視的族群
主要受眾是所有關注社會議題、並願意關心弱勢族群的人,次要受眾為家中有移工的觀眾。目標是讓他們經由看完這個影片後,進而啟發他們關心移工在台灣的狀況。
為了引發受眾的興趣,我們透過將移工的角色隱形,觀眾會更聚焦在這個「隱形人」的日常、其他人與他的關係,最後由家中的小妹妹揭露他的身分,用輕鬆沒有壓力的方式化解,也同時隱含著邀請家中有移工的觀眾,過年時能請他們一起上桌吃飯。
這次我們給自己的挑戰是透過畫面說故事,沒有旁白,偏向電影短片的故事敘述方式,以較為輕鬆的方式敘述整個故事。
每顆分鏡都必須給觀眾足夠的資訊,將故事推進。美術上也做了相當大的突破,除了細緻描繪台灣的景物,也使用大量的光影效果,讓整體能勾起每個台灣家庭的過年回憶。而這次最困難的就是聲音設計,因為沒有旁白的幫助,所以要找到能簡單且勾動人心的配樂,卻又不過度戲劇化讓人感到壓力。
而最後一個困難點就是「聲音設計」,因為沒有旁白的幫助,所以要找到能簡單且勾動人心的配樂,卻又不過度戲劇化讓人感到壓力,也費了一番功夫。
圖文不符粉專 10K觀看,650個讚,志祺七七頻道22,072次觀看,110則回覆
除了深受感動的留言以外,大部分的討論都聚焦在移工的工作內容,因為幫佣和看護兩者工作不同,認為在影片中照顧老人的看護不應該煮飯,但也有人提出這就是現實中的狀況,而也有部分的人以為移工的角色是阿嬤,也顯示出了年長女性在家中的身分地位。
為了節省預算,所以小女孩和阿姨的配音皆由我們自己錄製